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瑞梁 夏民金牛网
7月16日下午,毕节市七星关区麻园街道杨家塘社区,送餐归来的付宝骑车疾驰而至。停好车,拍了拍衣服,擦了擦汗,他三步并着两步走进屋内。顾不得卸下头盔、脱下长袖的工作服,便一屁股坐在沙发上。
“辛苦啦,休息一下。”熊新端着一杯水从办公室走到大厅,放在茶几上,付宝抬起一饮而尽。电风扇送来阵阵凉风,吹干了他额头上的汗。
大厅门口的牌子上,左边写着“麻园街道杨家塘社区网格党群服务点”,右边写着“美团外卖毕节望城站”。这是麻园街道携手美团外卖共同打造的“暖心驿站”,供户外劳动者临时休息。
房间内金牛网,饮水机、沙发、茶几、物件柜、插座等设施靠墙有序摆放。“除了我们的外卖员,其他户外劳动者比如环卫工人、快递员等,都可以进来休息、喝水、充电。”熊新说。
“以前只能在车上坐一会儿,自从建起这个驿站,可以好好坐下休息,没接单时还能睡个午觉。”在沙发上仰躺一会儿,付宝精神多了,站起身又接了一杯水喝下去。作为外卖员,他平均每天要跑50多单。送餐间隙,这个驿站就成了他和同事们充电、休息的场所。
“现在这种站点已经在城区铺开,外卖员可以就近舒适地休息。”除了美团外卖望城站负责人,熊新还有另一个身份——麻园街道“两新”党支部书记,“作为一名党员,我在做好公司站点管理、派单的同时,还应积极为大家做好服务。下一步在区工会和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,我们还将添置沙发、取暖炉等物件,让劳动者有更好的休息空间。”
位于城区繁华地段,杨家塘社区日均有美团骑手、快递小哥、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200余人在工作。“我们争取资金、联手企业建设‘暖心驿站’,就是要为‘两新’就业群体做好服务。”麻园街道党工委委员李育松表示,该项目的实施有效提升了户外劳动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来到麻园街道办事处楼下,一个“24小时工会驿站”刚建成投用,干净整洁的室内沙发、茶几、微波炉、饮水机、雨伞、暖风机、电脑、药箱等一应俱全。该驿站实行智能化管理,门口安装了指纹锁,街道工作人员任爱娟正帮助环卫工人王延琴录指纹。
“以前累了只能坐在大街上休息。现在有了这个驿站,指纹解锁就可以进来休息、躲雨、热饭、接热水,真的很感谢。”王延琴笑着说。
在麻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吴世渊看来,“暖心驿站”既是基层治理精细化的体现,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,更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温度,“我们将强化党建引领,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,大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。”
冷可取暖、热可纳凉、渴可喝水、累可歇脚金牛网,这些散布在城市角落的小小驿站,温暖着户外劳动者的心。
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